文学院   历史与社会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专业设置  师资队伍  教学工作  专业认证  学术科研  应天书院  文化季刊  党建工作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校友工作  学院音像  在线咨询 
 
首页: 首页>>教学工作>>中学历史教师教育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实习实践>>说课稿>>正文
 
说课稿
 教务管理 
 教学改革 
 中学历史教师教育课程群虚拟教研室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说课稿
2022-11-03 20:43     (点击: )
[文章下载] [字号: ]

中学历史工作坊

坊员:刘梦歌(历史学19-1 指导老师:宗燕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一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一课是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第三学习主题“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内容。本单元共有七课内容,本课是第三课,内容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西汉是继秦之后第二个辉煌灿烂的统一王朝。本课讲述的是西汉建立之初,面对秦末长期的战乱导致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汉初统治者们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得政治清明、社会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为西汉的逐步强盛和后来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二)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安排

课标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如下。其中前三项目标将在本节课完成。依据课标,本课教材安排了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三个子目的内容。这样的安排既体现了西汉建立与经济发展的时序性,又体现了史实之间的逻辑联系。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西汉的建立之初的社会情况和产生这种景象的原因、休养生息政策的基本内容、掌握“文景之治”的影响。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

通过理解汉初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讲述休养生息政策主要措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汉初统治者主要活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共同研读与西汉建立之初相关的影视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做到论从史出;在赏析教材插图的过程中,学习以图证史的方法;在解读休养生息政策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在学习“文景之治”的内容时引导学生将西汉创盛世与秦朝短命进行比较和思考,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归纳的方法;学习结束后制作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知识框架和体系。设计导学案或学习任务单,落实课堂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汉朝建立进程中人民参与和推动推翻秦朝统治的史实,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

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结合西汉统治长达二百多年与秦朝二世而亡的史实,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突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家国情怀、爱惜民力、以德化民、勤俭治国、以身作则等情感价值观。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重点: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影响和“文景之治”。

休养生息政策是一个新概念,休养生息政策是汉初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主要措施,是汉初的基本治国理念。休养生息政策对历代统治者经济措施调整和巩固王朝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景之治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为西汉的逐步强盛和后来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因此,将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影响和“文景之治”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难点:汉初景象和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依据:由于七年级同学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于汉初景象和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分析总结能力欠缺。汉初残破的景象使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汉朝统治成为汉朝建立之初的棘手问题,这是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汉初景象是西汉建立部分的重点,是我们理解汉朝统治措施的关键。因此,将汉初景象和其出现原因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思维活跃,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对西汉时期的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解析史料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为学习本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他们掌握的知识有限,认识水平不高,对一些复杂的历史现象和概念分便不清,缺乏掌握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

(二)教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实践探索、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辅之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观察法等。

(三)学法

我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为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我习惯于在备课前做好学情调查。这课的调查让我明确了学生的兴趣点和存在的疑惑。根据调查结果,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导”师:引导学生明确重点、指导历史探究方法、培养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教学(38分钟)

导入

我抓住历史的国学特征,借助多媒体从“汉服”、“汉字”、“汉语”、“汉学”引出历史上辉煌灿烂的王朝——汉朝。介绍汉朝的建立,借用记者采访的方式,采访汉朝建立者刘邦。激发学生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问:“刘邦建汉朝之后小日子过得怎么样呢?他从秦朝那里接手的是怎样的摊子呢?” 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结合教材结构清晰的特点,为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我把本课设计成“汉初统治者之旅”。将各子目教学内容融入每个卷轴。我就是带领学生旅游团的导游。

第一卷:开创基业,一代布衣成帝王

——情境再现,夯实基础(6分钟)

一是汉朝建立。通过时间轴回顾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灭亡、经历四年楚汉之争后,刘邦建立汉朝。并在回顾结束后回答问题,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二是汉初景象。通过视频,我和学生一起感受汉初物资匮乏、破败荒凉、民不聊生的景象。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共同探讨得出:汉初的景象是:①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田地荒芜②人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③人口锐减④物资匮乏、破败荒凉。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汉初民生凋敝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加深学生对汉朝建立之初社会情况的认识。

三是汉初面临的首要问题。我指导学生观察史料,设问:“汉初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让学生带着疑问自主学习相关内容。从而得出汉初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力,巩固新王朝。说明经济基础和人民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

刘邦建立汉朝然而接手了一个烂摊子,然后我将带领学生打开第二卷轴,亲身体验刘邦的治国方略。

第二卷:鉴秦朝弊病,休养生息呈汉兴

——分析史料,突出重点(12分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奉献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就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授之以渔。

因此,这一卷轴我设计了“我是小小史学家”和“图文对比”两个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影响。

第一板块:“我是小小史学家”。借用连一连的方式让学生结合史料学习休养生息政策内容。我精选《汉书》中的核心内容作为材料,并就此提出三个研究问题:学生结合问题,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分析教材内容,再进行合作探究,并开展“比比看,谁的研究成果最优秀”的活动,让学生成为“小小史学家”。掌握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措施鼓励农桑、轻徭薄赋、解甲归田、释奴为民。在这个过程中,以连线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以合作学习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以相互交流的形式激发出思想的火花。再与学生一起总结史料分析的基本方法,达到授之以渔——培养学生树立论从史出、史料史证核心素养的目的。

第二板块:“图说历史”。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因此,我充分利用教材特色——插图和辅栏,设计“图说历史”环节。让学生图文结合的讲述休养生息政策取得的成果,理解休养生息政策的影响。

最后,教师设问:“休养生息这一治国方略是否得以传承?”我带领学生进入第三卷,体验汉帝国励精图治开辟的第一个盛世。

第三卷:继往开来,文景之治建盛世

——合作探究,突破难点(12分钟)

休养生息政策改变了汉初残破的局面,促进了汉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汉朝的统治。文景之治的神秘感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针对这个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合作探究文景之治主要活动的“三步曲”的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互帮互学为平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获取相关知识,发展各种能力。实现新课标倡导的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探索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

具体展开教学模式如下:

第一步,序曲:梳理知识,把握基础,掌握文帝和景帝休养生息的措施。

为了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我采用了“知识马赛克”的图表教学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填充内容,知道休养生息政策主要内容,为第二、三步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步,主旋律:解析史料和视频,分组探究,归纳休养生息的主要措施。

为了让学生对休养生息作用作出正确的分析,我提供了三个中心议题,学生用不同方式展开分析研究:

以农为本:学生通过短剧表演的形式展现文帝和景帝以农为本必然性。

轻徭薄赋: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合作探究从秦到西汉田赋和徭役的变化展开讨论,我深入两个组适时的进行正确引导,并最终推选发言人从赋税、徭役的角度阐述小组观点,老师根据发言情况做及时补充。从而明确文景时期轻徭薄赋的政策。

废除酷刑,以德化民:通过观看缇萦救父的视频,结合史料,感受文景二帝以德化民的措施。

第三步,高潮:教师点拨,突破难点,评价文景之治的措施。

通过第二步的合作探究,学生对文帝和景帝主要活动的有了正确的认识,突破“文景之治”这个难点就水到渠成了。我针对初中学生认知水平,提示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本方法:不能脱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让学生自由发言,展开评价。教师总结提炼,强调汉初措施与爱民、惜民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树立“以民为本,爱惜民力”的思想。

启示卷:以史为镜,秦亡汉兴启后人

——畅所欲言,立德树人

“价值观引导”是我创设的栏目,它有利于学生及时抒发自己学习获得的感想,记录自己学习的心得,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在本课教学中我将“价值观引导”设计为“启示卷”,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示的秦和西汉治理措施对比表,依据自己所学对表格进行填充。先写下自己的学习本课的心得和启示。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交流,教师加以引导、点拨和评价,以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知识小结

在完成参观后,用课堂问答的方式总结全课知识,以提纲形式展示,便于学生掌握。

(三)作业布置:(2分钟)

根据本节课教学情况和学生掌握的实际,进行作业布置。课堂完成“小试牛刀”的选择题,及时巩固基础知识。

课后作业:观看《中国通史》西汉的建立部分,写一篇400字对汉朝统治措施进行归纳,谈谈以民为本的重要性。这道题有一定综合性,考察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比较归纳能力,课堂完成时间不够,留到课后合作完成。

四、板书设计

本课我通过PPT设计提纲式板书,利用黑板书写副板书,伴随教学进度呈现。这样既使知识结构比 较清晰,又有利于学生学习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对《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的说课设计。在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和深刻领会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我结合人教版教材灵活、内容丰富的特点,把握学生兴趣所在,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把学生活动和教材知识融为一体,力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这一课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一课,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当然,由于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涉及面广,知识点多,进程复杂,加之本人水平有限,在讲述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打印    收藏
上一条:《辛亥革命》说课稿
下一条:《五四运动》说课稿
关闭窗口
 
学院概况 | 机构设置 | 教学管理 | 科学研究 | 招生就业 | 人才招聘 | 创新创业 | 合作交流 | 国学文化促进会

版权所有商丘师范学院地址:河南省商丘市平原中路55号邮编:476000

招生电话:0370-3057992/3057995/3057997 豫ICP备050044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