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历史与社会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教学工作  学术科研  审核评估  专业认证  应天书院  党建工作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校友工作 
 
首页: 首页>>学院概况>>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现任领导 
 专业简介 
 师资队伍 
 学院影像 
 
人文学院(应天书院)

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应天书院)成立于2016年11月,由原文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现有汉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文化产业管理系和秘书学系,在校生1800余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37人,博士49人;有河南省模范教师1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1人,河南省先进社科工作者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6人,商丘师范学院教学奉献奖3人,商丘师范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奖6人,商丘师范学院校长教学质量奖2人。

近年来,学院教师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全国古籍整理项目20项,其他省部级项目8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00余部;在核心期刊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省级优秀社科成果奖10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学院教师主编的《普通话教程》《大学语文》入选河南省规划教材;学院教师主持30余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获教学成果奖10余项。

2022年,历史学专业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3年获评河南省B-专业,实现一本线招生;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2年10月,汉语言文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政治史、文化产业管理学、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等课程为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外国文学史为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外国文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为河南省精品课程;文学经典中的情感人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为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为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国文学演变与文化转型研究创新团队”为省级科研团队;应天历史文化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群、师范生人文素养与教学技能综合训练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群为河南省第二批本科高校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群。

学院现有“汉梁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河南省国学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三个省级科研平台;有应天书院研究中心、庄子与道家文化研究中心、商文化与火文化研究所等多个校级科研平台,商丘古城文化研究会挂靠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实验教学体系日趋完善,现有应天国学堂、综合多功能厅、文化产业创意实训中心、文秘实训室、语音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室、书写技能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习实训实验室。

学院注重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向好,一大批同学先后考取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名校研究生;多名同学由国家汉办委派到世界各地从事汉语教学和推广工作;各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全国“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并屡创佳绩;其中,2021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许源哲同学获第七届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22年历史学专业张博文同学获第八届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2023年陈佳伟同学获第九届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学生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多次被学校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元,有应天读书会、方舟文学社、采薇文学社、莫夕话剧社、光明学社、未晞汉服社、长河文史学社、绿枫诗社、汉韵雅仪文化社、JD舞蹈协会、Players玩行社、听涛阁等10余个学生社团,成为学院和学校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办有《应天文化季刊》杂志,开辟有“应天史话”“书院研究”“文学沙龙”“人文往事”“学术论坛”“教学天地”“学子文苑”“艺术空间”“学术动态”等栏目,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

应天书院建在商丘,系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应天书院文脉薪火相传,培养了一批批社会栋梁。人文学院秉承应天书院精神,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让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使之成为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同时加强校地合作,积极引领商丘文化发展方向,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院概况 | 机构设置 | 教学管理 | 科学研究 | 招生就业 | 人才招聘 | 创新创业 | 合作交流 | 国学文化促进会

版权所有商丘师范学院地址:河南省商丘市平原中路55号邮编:476000

招生电话:0370-3057992/3057995/3057997 豫ICP备050044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