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互联网+”师范生成长工作坊的跟岗实践安排,2025年4月11日下午,导生工作坊第三坊、第四坊全体成员前往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开展微型课研磨活动。
本次活动指导教师竟霞老师首先讲述了微型课的特点,然后主要就导生坊员撰写的诗歌主题的微型课教学设计及课件制作进行逐一点评、研磨,帮助师范生提升专业教学素养,提高教学及教研能力。竟老师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课堂组织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诗歌教学的重点首先是“读”,学生初读后,老师配乐进行示范诵读,接着指导学生朗诵诗歌,引导学生完成初步的理解。再次是“品”,品字、品词、品意象。诗人注重炼字炼句,品读字词,感受炼字之美;品意象,感受诗歌意象背后诗人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品意境,诸多意象构成诗歌整体意境。最后是“悟”,领悟语言背后融入的诗人的感情。在研磨坊员《登高》微型课设计时,竟老师提到前两联通过多种意象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图,强调了对颈联八重“悲”的品读领悟。竟老师还强调了诗歌艺术手法的讲解,诗人往往采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在微型课设计中这块内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次研磨活动要求坊员深入剖析诗歌的意象、情感、艺术手法及文化背景,每个环节都在为未来的教师生涯筑基,既符合师范教育的培养要求,也为师范生成长为合格的语文教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审:邹琨 二审:李卫军 三审:冯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