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人文学院邀请,11月26日晚上,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东吴学者周书灿教授,在汉梁楼“应天国学堂”作了题为“20世纪中国新史学家的学术谱系与学术思想——王国维、徐中舒、唐嘉弘的学术传承及新史学路径”学术讲座。副校长郭文佳、人文学院院长李可亭、副院长朱凤祥,人文学院历史系(国学方向)17、18、19级学生及部分老师前来聆听。讲座由人文学院院长李可亭主持。

中国传统学术,历经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涌现出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融通中西,不仅擘划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更开创了一种圆融通博且富于个性特征的治学门径与学术风范。周教授围绕着王国维、徐中舒、唐嘉弘三位新史学家的学术传承及新史学路径,引经据典,讲述了近现代中国史学发展概况,及其对中国史学发展的贡献。讲座中,周教授旁征博引,脉络分明,层层扣入,彰显了他学术的深厚根底和宽阔的学术视野。

李可亭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对周教授的讲座表示钦佩和感谢,并发表了个人对中国史学史、学术史发展路径的看法。他要求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在本科四年内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周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解答同学们的提问,现场气氛热烈有序。

作为人文学院“应天书院讲坛”第11讲,此次学术讲座,使同学们对中国新史学有了更好的理解,增强了同学们学习史学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史学氛围。
报告人简介:
周书灿,1967年生,河南省新密市人,历史学博士,现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苏州大学第三批东吴学者,博士生导师。从事先秦史、考古学、历史地理学与中国学术史等多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出版学术著作《西周王朝经营四土研究》《中国早期国家结构研究》《学步集》等,在《文史》《史学理论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入选2006—2015历史学核心作者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