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人文学院中学语文工作坊第二坊的坊员们参与了中原名师竟霞高中语文工作室的微型课展示活动。活动由坊主竟霞老师策划组织,王灿老师主持。

汝州市实验中学刘慧娟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冲破看不见的“枷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群文阅读。刘老师深度的分析,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林冲和别里科夫心中的“冰”与“火”,更看到了这冰与火的背后是所处时代的禁锢,也是他们命运的枷锁。

南阳市第五完全学校王飞老师的《氓》和《孔雀东南飞》群文联读微专题,引领学生探究女性命运,思考人物抉择,从叙事技巧到艺术效果,从文本中的角色命运到引导学生的现实思考,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自然而深邃。

河南省实验中学王升允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一曲脂粉英雄的悲悯颂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之女子群像分析》。王老师的课堂如同点燃了一盏温婉柔和的灯,照亮了《红楼梦》中女子群像多姿多彩的斑斓世界,真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杨艳丽老师的课堂更是精彩。她的《诗词在,城市在……——兼赏<望海潮><扬州慢>》,充分挖掘中华古典文化深意,通过创设校园文化情境,充分激发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清晰的教学思路,优美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尽显语文教师深厚的文学专业素养。

焦作市第一中学刘小苗老师给大家讲授的是《品读史传经典,体会叙事魅力——<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联读。这节课在刘老师的诠释下绽放出了更加厚重而迷人的光彩:《左传》之简洁,犹如速写画笔,以精炼之文字勾勒出历史轮廓;《史记》恰似工笔细描,呈现出历史的丰富细节。

精彩的展示结束后,竟霞老师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并希望坊员们在观摩后能够从中学习到名师们对教材内容的充分挖掘、独到分析以及新颖的教学设计,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通过本次活动,坊员们不仅领略了五位教师的教学风采,而且对微型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获取了教学设计的新思路,对今后的微型课教学实践大有裨益。
(供稿:杨镇 一审:邹琨 二审:李卫军 三审:高建立)